• 潍坊峡山二七一双语小学2022年度课程基地实验报告
  • 发布人: 发布日期:2023-05-22

2022年是学校第三个三年发展规划的收官之年,学校突出品牌建设长线,扣紧师生生命成长主线,聚焦八项重点工作,时时处处放大目标,系统完善、提升固化三九二一目标体系管道运行机制,不断打造 “四步并举”工作模式和“领导者+领导者”团队运行模式,目标管理狠度、强度、烈度全面提升,真实目标全面实现!

一、专家引领,区域内外进行推介。

学校承办“新时代劳动教育教学研讨会”双减”政策实施下学校美育高质量发展暨2021学校美育?五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和潍坊市义务教育阶段强课提质暨新课标学习现场研讨会,同时我校还引进专家,比如吴欣歆、陆志平、孙晓天、张宏丽、王大根、许洪帅、姚春艳、王秀玲、孙俊勇、陈丽辉、俞文东、王志全等专家,致力于提高我校教师的课程课堂水平。

二、 以课程教研引领教师发展。

学校成立课程建设专业委员会,建立了教科研工作三年行动规划和教师发展行动研究机制,紧紧围绕学校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以基于问题解决的教师发展行动研究机制为依托,引领广大教师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开展行动研究。学校在基于核心价值、立足课程标准、指向学科核心素养、贯彻国家课程意志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完善大单元整体学习课程设计,从学科大概念进一步提升到课程大概念,在注重传授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高阶思维的基础上更注重育人,取得了教育部门和社会各界专家的高度认可。学校获批潍坊市“智慧校园示范校”、“劳动特色教育示范校”、“学科培训基地”,《小学劳动教育与学科融合的策略研究》、《基于数据驱动的跨学科协同育人》、《基于学生需求的数学阅读实践》获批潍坊市教育教学 “四创项目”。教育部课题《小学劳动教育课程的构建与实施行动研究》顺利完成结题答辩,潍坊市“十三五”规划课题《小学食育课程开发与实施质量评价研究》、《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十二阶梯课外阅读课程化的研究》、《小学音乐深度学习策略及路径研究》完成结题。潍坊市“十四五”规划课题《基于跨界学习的小学陶音课程构建与实施研究》和《人工智能支持下的精准教学模式研究》立项在研。《剪纸》获得山东省优秀校本课程优秀案例。《i体育课程的构建与实施》荣获潍坊市优秀案例一等奖。语文、数学、英语、音乐、体育、美术、信息技术学科分别在潍坊市级及以上进行课程建设或课堂教学展示分享。

三、构建了“五育融合”的i课程体系。

1.国家课程生本化

我们将所有的学科进行整合,具体分为德、智、体、美、劳五个领域,搭建了i道德、i语文、i数学、i英语、i体育、i艺术、i探索七个自主学习的支架,形成校本化的《课程纲要》和《学程》,《学程》设计包括三个阶段:整体感知、探究建构、应用拓展,体例包含i目标、i任务、i情境、i探究、i方法、i展示、i评价等要素,为学生全面发展、自主发展和个性化学习提供载体和支架。

2.校本课程社团化

依据国家政策、学生需求、地方特色和教师特长等开发科学、艺术、体育、人文、社会五大类177门校本课程,研制课程文本,并以社团的形式常态实施,每天下午1个半小时集中学习,给予每一个学生自主选择、个性化学习的机会。在丰富课程的培育下,500多名学生在省市乃至全国大赛中获奖,其中小燕子啦啦操社团在全国大赛中获得四项第一名,羽毛球社团在山东省第二届青少年业余羽毛球比赛中获得第一名。

3.主题课程跨界化

每年级每学期设立一个跨十大学科的长线主题课程,主题围绕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三大领域设计,以跨学科大概念组织课程内容,以项目化学习方式实施教学,实现学生学科素养与跨学科素养的融通与发展。

四、 大单元整体学习的有效落地。

每个学科依据学生认知规律,以大单元作为整体学习的基本单位,以大情境作为整体学习的根本路径,构建大概念统领的大单元整体学习框架,理清大单元整体学习关键要素,坚持教学评一致性设计,人人形成2个大单元整体学习经典案例。通过常态课、达标课、挂钩课、能手课等一系列课堂活动落实“任务驱动、情境体验、真实探究、迁移提升”的“十六字方针”,做到知行合一,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和核心素养的发展。

1.271BAY支持数据驱动教与学的深度实施。

通过不断完善271BAY资源库建设,为孩子的学习提供丰富的资源和便捷的终端,支持数据的采集、分析与处理,实现精确化教学,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让学生做明白的学习者。271BAY已经成为学校的一张闪亮的名片,学校被评为国家级信息化教学实验区(潍坊)研究共同体学校,在潍坊市进行数据驱动教与学的经验展示,并被确定为山东省教育教学课题。

2.小组建设常态运行。

每个年级每个学科制定了学习领导力研究方案和个性化指导方案,充分发挥三大小组的作用,完善提高小组建设标准,全面实现A1、A2、B1、B2的转化。

3.全面落实课堂三大保障。

六轮磨课,让青年教师的课堂迅速步入正轨,老教师课堂走向专业;教研会商,每周两次雷打不动,学程六轮修改,集中突破大概念,全面提升教师的专业性;三级调研,年级与学科双重推进,全面提高课堂的育人水平。